气象精准预报以联合中国气象局搭建成立的气象数据研发平台为主体,再辅以地面探测设备,利用“互联网+气象服务”,大数据跨界融合分析,向相关行业提供智能化气象服务,提高各方面防灾、减灾预警能力;最终形成精准、智慧、无缝隙监测预警预报体系,针对各产业实现“直通式”气象保障服务。
A、气象服务精细化、多模式集成预报
基于多种数值模式预报产品,通过空间随地形、时间随日变化趋势拟合的降尺度技术、模式误差基于百分位点的客观滚动订正技术和变权重系数的集成方法,同时融合各级气象台主观预报,并根据实况和预报逐时滚动更新,建立快速制作任意站点精细化多模式预报服务产品(OCF),可满足公众和交通、旅游、海岛、机场等行业个性服务需求,并建立了云端快速发布订正平台,用户可通过云端直接获取所需预报服务产品。
B、生活指数预报服务
依托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建立指数预报模型,1-7天生活指数服务产品,每天更新四次,包括:感冒指数、穿衣指数、运动指数、洗车指数、紫外线指数、旅游指数等34种指数。
C、高分辨率气象服务实况格点
采用STMAS模式,将离散点的各类观测数据融合成为覆盖全国的时空气象要素产品
a、融合模式背景场反应真实的大气状况和地形,高密度实况数据服务
b、其算法透明,计算速度快
c、模式改进,算法改进,优化、新算法加入
B、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分钟级降水预报
a、基于机器学习的强对流精准预警
b、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相结合
c、基于用户位置的早期精准预警
d、逐6分钟更新,1km*1km分辨率
e、未来60分钟冰雹、对流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影响落区
C、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闪电预报
利用风云四号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结合地面设置雷电监测设备,最大限度做到无缝隙覆盖,形成雷电监测预警系统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可以提供包括0-30分钟、30-60分钟、60-90分钟、90-120分钟4种不同预报时效的雷电临近预报。预报内容为雷电落区及落区内闪电数,空间分辨率为0.1°×0.1°
D、智能预报(聚焦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降水预报)
深度学习超分辨机器学习时空降尺度,对接智能网格降水预报,加工0-48小时1公里1小时降水产品,大数据驱动时空深度学习的晴雨预报模型。
静止卫星和极轨卫星协同随机森林机器学习云分类,识别积雨云和层云等云类型